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延大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十八周工作纪实
延大附中培元文学社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的平台,特成立以著名作家、延大中文系七七届杰出校友、国务院原参事忽培元名字命名的课外学生文学爱好者团体:“培元文学社”。

忽培元,祖籍陕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1981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书画家。2016年5月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长期担任地方党政领导,坚持文学创作、书画研习和经济社会综合调研。系资深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华诗书画院院长。
文学社活动的主要内容:
1.开展阅读和写作指导活动。
2.进行写作辅导与交流。
3.每年选取优秀文稿参加各类征文和作文竞赛活动,为优秀社员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4.每学期评选优秀社员,并给予奖励。
成员:
有写作爱好和特长的优秀学生(由每班推荐两名学生,如有特别优秀者可不受名额限制)。
(1)积极参加文学社的相关交流和展示活动。
(2)每年能提交2篇有一定质量的习作。
爱国主义教育
升国旗仪式是学校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每周举行的升国旗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入冬季,由于室外温度较低,考虑到户外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延大附中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升旗仪式由室外“转移”至教室内举行。
天气寒冷,同学们无法集结在国旗下,但冉冉的红日,飘扬的红旗,却时时刻刻在我们心中。同学们齐唱国歌,用最诚挚的敬意来表达对祖国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严于律己,方见成长,心中有国,眼中有光!
教务处主任徐田莉对第十七周周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安排部署第十八周教学管理工作。
德育主任张宁发表以《教养,就是让人舒服》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中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优秀教师示范课
马甜欣老师讲授的是《人体的呼吸》第一节,整体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中由回顾植物的呼吸和感受呼吸导入新课,过渡自然,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健康的生活观念。
杨柳老师讲授的第九课第一节《守护生命》,以就近甘肃地震为背景,以大量新闻为素材,引导学生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其次又以励志类型素材引导学生不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之外,引导同学们要更加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让我们守住心灵的真、善、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弘扬民族精神。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和预防》心理健健康专题讲座
为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让延大附中全体教师掌握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方法,延大附中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张学兵老师为共同体全体教职员工做《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和预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讲师简介:张学兵,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延安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省教育厅首届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心理疏导员。

张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从心态的重要性;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过程;职业倦怠的特征;职业角色不良情绪的来源;性格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提升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七个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精心指导。
教研磨课,共促发展
为促进全体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效率,使科任老师进一步深入理解教材 ,把握教学本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研水平和学科建设能力,我校开展了公开教研活动。
本次公开教研活动在副校长李华才的带领下由各教研组长主讲备课内容,各教师认真听讲后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营造集体备课的良好氛围。
月考成绩分析会
为全面总结和反思月考的得与失,进一步查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延大附中分别于12月26日、27日、28日晚分别组织召开了七年级月考成绩分析会及联考动员会;八、九年级月考成绩分析会。
常务副校长李华才、副校长贺明与教务处主任徐田莉组织召开各年级月考成绩分析会。对于各班与各科之间考试成绩的差距,李校长从教师原因和学生原因两方面,和各年级的老师们共同进行了开诚布公的分析,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纪律,要求全体老师都要严守工作纪律,认真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所仼班级和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及家庭责任感;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平时操劳的不易。
本周学校安排了做家务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分担,懂得感恩。
通过本周的实践活动,老师相信同学们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也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动手能力,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