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家校合育>>正文
延大附中初一(1)班家庭教育读本——做幸福的家长(七)
2010-07-07 13:02  

 

小心假期颓废症
   暑假马上就要来临,很多学生的心就像空中飞翔的小鸟一样开始兴奋了,不少家长也拟定了暑假的计划。当然并非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是这样。
   不少中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是极其苦恼的,到了假期,就不知该怎样生活。若平日家长批评多赞扬少,学生缺乏成就感或认同感,到了假期,学生在内心已经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就更容易变得空虚,而空虚会让其他的东西来填补的。
   在广州某知名学生网站上看到,有中学生发帖呼吁广大中学生暑期“戒颓”,一百名学生跟贴回复,其中82名表示自己暑期比较颓废,26%承认自己沉迷于网络,包括聊天和游戏,21%承认自己将多数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而睡觉则有18%,泡吧有11%。
   培正中学一名自称是“曾经颓废的人”的学生在网上发帖,“放假前订下了计划,可惜最后一天才发现,假期完全贡献给网络。”最后,他发问:该如何抵制假期颓废?
   有中学生语出惊人:“暑假,不是学校给我们的官方颓废时间吗?”不少中学生暑期已染上颓废瘾,由此而诱发两大普遍的“并发症”——
睡瘾:猪样假期,三餐并一餐
   广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二的阿ken自言他的暑假是“猪样假期”,每天都下午两三点才醒来,三餐并作一餐吃,晚上又玩游戏和聊天一直到凌晨。“平时学习太忙太累了,现在有大把时间,却又整天都昏昏欲睡。”
   网瘾:看到死人也不惊
   某重点中学高二的小勇坦言平时学习太苦,放假就疯狂上网,每天都通宵玩游戏。一次他和朋友刚去网吧玩游戏出来,目睹了一起车祸的惨状,竟盯着血淋淋的尸体说:“这人死了,怎么他的装备没有卸下来?”他已将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完全等同,而且,不足一月,他的体重和近视度数都急剧上升,令父母担忧。
   如果你曾经也是这样,那这个假期你会怎么办?
   我想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
   一、走进大自然:中国秀美的名山大川有很多,自然人文文化也很悠久,进入其中,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得到一次洗礼,同样,也会逐渐热爱自然,热爱我们这个山川壮丽的国家。
   二、到世博会逛逛吧:这是百年难遇一次的盛会,各个国家轻易不外现的国宝都在这个盛会上展出了,每一个景点都是一个杰作,不经意间,你便和大师对话了。
   三、到名牌大学去:学校永远是洗礼人精神的地方,它会让浮躁的你沉静下来,让无聊的你重新发现生活的充实,让颓废的你直面蓬勃的活力。去吧,那是每一个不屈的灵魂向往的地方。
四、阅读:永远不要忘记阅读,哪怕是你最忙的时候。读一本名著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书会让你拒绝平庸,抚慰你的心灵,指引你人生的航向。
   最后,我预祝每个同学都能度过一个身心愉悦的假期!
第一章 家教事小意义大(上)
大家庭是第一道染缸
   张苗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已经4岁了,妈妈准备开始教她识字看书。可有的同事劝她,说孩子受教育那是上学以后的事,上学之前主要就是把孩子养好,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得病,让孩子随随便便地玩,只用养,不用教。教不好,上学后反倒更难教育了。张苗妈妈拿不定主意,问我该不该教孩子识字看书。
   其实,张苗妈妈及其同事对家庭教育的理解窄了一些,以为家教就是指认字看书。其实识字看书只是家庭教育中智育里面的一个方面。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个方面。
   实际上从张苗一生下来,父母不仅开始养她,同时也开始教育她了。
   用花,用布娃娃逗她笑,那不就是美育吗?那是在引导她喜欢美,欣赏美。
   让孩子问爷爷好,奶奶好,那不就是德育吗?
   告诉孩子这是草,那是树,这是电灯,那是星星,这就是智育。
   引导孩子练习自己翻身,自己爬行,鼓励她扶着墙,颤巍巍地站起来,又教她学迈步,学走路,这是体育。
   教孩子学拿筷子自己吃饭,学自己洗脸、洗小手绢;您教她给爷爷奶奶盛饭,教她学会洗碗,这是在进行劳动教育。
   从孩子出生起,每个家庭就都已经在进行家庭教育了。区别在于,有的家庭教育是自觉的,有计划的,因此效果就好。有的家庭教育是不自觉的,盲目的,随随便便的,所以效果就差。
   达尔文主张从婴儿诞生之日起就进行教育。许多家庭的父母都制订了家庭教育计划。同样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父母文化水平差不多,大人们别的方面素质也不相上下,而孩子刚入学就立即显出有较大差距。我所任班级的张杰的母亲从孩子一岁起就耐心地有计划地教育,所以女儿张杰就成长得出众,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办事胆子都大,待人有礼貌,做事情持之以恒,识字量也更多。李小华说话吞吞吐吐,不愿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遇到困难爱哭。仔细一调查,原来小华的妈妈生怕委屈着女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知娇惯,只重养,不重教,她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
   其实,到学校才开始接受的教育,已经是再教育或第二次教育了。
   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任职期间的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名为《家庭教育》的著作,并于1917年由他本人捐款公开出版,分发给广东省的家家户户。
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他说——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世界(社会)上,哪怕遇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了。万一在家里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个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退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朱庆澜断言——
   丝总是白的,只看第一道染法如何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只看6岁以前家里的教法怎样。6年里肯费力,将来就受用不尽。
   朱庆澜注重学习外国人早期家庭教育的做法。他说——
   外国人教儿子,人人都肯拼这6年的工夫,所以儿子到了20岁,个个都企(站)得住,不用父母去管他。而我们中国人不知道家庭教育的紧要,把小时候顶紧要的6年,随随便便放过去了。都说小孩不要紧,等到大来再教不迟。哪知是到了大来,小孩子底子已经坏了,白花许多学费,白做许多牛马,一直做到父母进了棺材,闭了眼,儿子还是企不住,到底不成才。
   他十分恳切地对父母们说——
   儿女小时候,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教小孩子本是极要紧又是极容易的事,各人偏不在容易的时候去教,偏要等到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又费力,又无益,岂不是怪事吗?
   大家想想,朱庆澜所说的“家庭似第一道染缸”的比喻,是不是挺有道理。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从张苗生下来的那天起,家长已经开始教育她,已经开始往雪白的丝上染颜色了。既然这样,家长就不要等待孩子上学了。现在就抓紧时间,给孩子染上孩子喜欢、大人喜欢、社会需要的颜色吧!
学外国家庭教育的长处
   李伟是一名初中女生,今天老师上语文课时,读了一篇文章《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还让同学们讨论哪种方式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培养出有作为的人才。李伟回家给父母讲了国外的家庭教育情况,李伟的妈妈对这些将信将疑:
西方国家的家长真让中学生打工挣钱吗?真的很少给孩子零用钱吗?真的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吗?真的让孩子吃苦吗?
   这是真的。
   先说日本。
   日本孩子们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日本的调查统计,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依次为:
   1、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占被调查人数的41.8%。其中小学家长百分比高于初中,城市家长有此期望的比率高于农村。
   2、虽平凡,但能构筑家庭。占被调查家长的30.6%。其中初中高于小学,城市高于农村。
   3、遵纪守法,有道德。占被调查家长的12.4%,中学略高于小学,农村高于城市。
   4、经济上富有。占被调查家长的6.7%。
   5、为国家、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占被调查家长的5.5%。
   6、有社会地位。占被调查人数的0.3%。
   7、其他。占被调查人数的1.5%。
   同日本的家长相比较,中国的学生家长选择为国家、民族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数和百分比,以及选择希望子女有社会地位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日本学生家长。
日本学生家长选择希望子女工作平凡,但能够构筑家庭的人数和百分比,选择子女遵纪守法、有道德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中国学生家长。这说明日本学生家长更务实,更富有经济思想和法治观念。
   日本学生家长家教内容的选择依次为:
   1、注重养成基本生活习惯。占被调查学生家长的58.5%。
   2、注重正直果断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57.9%。
   3、注重培养子女的丰富感情和个性。占被调查人数的15.2%。
   4、注重忍耐力、自制力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5.2%。
   5、注重子女能自觉行动、有自己主张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4.8%。
   6、注重子女能理智适应环境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2.7%。
   7、注重发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2.4%。
   8、注重学生取得好成绩和获得学历的教育的人数,仅占被调查家长人数的2.7%。
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家长注重子女学业取得好成绩并获得学历的教育的人数比率达43.9%,远远超过日本家长。这与中国长期以来重视学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息息相关。
   另外,日本学生家长注重培养子女正直果断、丰富的感情和个性、忍耐力和自制力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中国学生家长。
   下面再介绍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
   一、西方国家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之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独立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
   二、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家中都有各自的角色,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庭院,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等等。
   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国约有50万送报童(《光明日报》1993年7月3日)。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
   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
   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
   1、宁苦而不娇。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认为这是“残忍”的。
   2、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
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其子女的零用钱少得可怜。他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
   3、严教而不袒护。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
   三、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结果
   由于育儿观、育儿方法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
   1、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即使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读大学的女儿每周末都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
   2、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位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3、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练,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就有很多不如人家的地方。做父母的,不能不引起重视。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
   1993年,中日两国近百名11岁至16岁的少年,联合在内蒙古开展了一次草原探险野营活动。组织者要求,孩子们须负重步行,自己安排食宿。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整个活动表明,中国孩子们的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环境意识也次:他们不懂做饭也不肯做饭,垃圾乱扔,借故解除“包袱”,稍有不适就坐车吃小灶。而日本的孩子们,却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和帮助别人,争着做饭,在草丛里发现鸟蛋就用树枝围起来以示保护,生病了也坚持负重步行,说是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两国少年的鲜明对比,使日方一位组织者骄傲地断言:“你们这一代人,不是我们的对手!”
   日方此言,虽结论太早,但冷静想想,比比,确让人忧从中来。
   在欧美一些国家中,流传着一首很有哲理的《育儿歌》。现将歌词抄录如下,供参考。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能感受到关怀。
   我觉得国外家庭教育的育儿观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都值得我们学习。但对照他们那些积极的,有利于孩子未来的育儿观、教育方式方法,能够找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来。
   李伟的父母对她就过于娇惯,母亲担心的不是她将来有没有顽强的生存能力,而是她今天生活是不是舒适,会不会受委屈。做母亲的老想自己小时候,大跃进,挨饿,地震,文化大革命,天灾人祸都赶上了,吃尽了苦头,尝遍了辛酸,绝不能让李伟再吃当年自己吃过的苦。于是起早贪黑地为她服务,甚至还为她梳头,为她洗袜子,您给她的零花钱比洛克菲勒给他的孩子的还多。这样孩子眼前确实是不吃苦,不受累,不缺钱花了,可是家长没想过,孩子缺少与困难抗争的经验和能力,将来遇到困难怎么办?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吃苦精神的人将来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吗?
   李伟回家之后,谈起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感到很新鲜,很激动,也许是出于好奇,她还建议妈妈也这样教育她。妈妈又担心女儿会不会只是心血来潮,只是激动这么一阵子。
   我劝李伟妈妈抓住这个契机,立即采纳她这个建议,并和她一起商量,怎样一点点地学习西方国家孩子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品质。不妨也一块儿商量一下对付心血来潮之后冷下来的办法,一块儿制订保持向人家学习的热情的措施。
   我想,家长能学习西方国家家教的长处,在更高层次上关心儿女的成长。
   儿女一定会因家教层次的提高,而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取得使人惊喜的进步。
   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在后边
   阮向华所在的学校搞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每位学生写出最受自己尊敬的人有多少位,依尊敬的程度排列顺序,要求每人至少写出10位。阮妈妈问向华,同学们写的第一尊敬的人都是谁,向华告诉妈妈,有的写梦露(美国演员)、琼瑶(台湾作家)、小虎队,有的写张明敏、郭富城,有的写三毛,有的写金庸,有的写克林顿,也有的写周恩来、爱因斯坦……
   阮妈妈很希望向华写的能是妈妈,并且能把妈妈排在前面。可是向华的回答使她很失望,女儿说了一串影星歌星的名字,也没说到她,她感到很悲哀。自己起早贪黑,为向华的衣食住行操劳,为她付出了全部的爱。向华有一点不高兴,她都想方设法哄着,劝着。结果在最尊敬的人中,竟然是那些一点都没理过她,没看过她的唱歌的,跳舞的,演戏的。她大惑不解,问我这是什么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份调查。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统计结果,日本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105名美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12000名中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亲列第十位,母亲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
   哀哉,中国为人父母者!中国自古提倡孝道,如今且不说孝顺,连尊敬也不可得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
   社会原因在于从1957年反“右”起,到10年“文革”运动,国内便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地鼓吹人整人。鼓吹“亲不亲,阶级线上分”,鼓吹“儿子要敢于造老子的反”,鼓励揭发批判老子的儿子。
   这样,中国受传统文化教育最深的,觉得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的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人,便首当其冲遭批判,倒了霉。其实,解放前念得起书,受过较多教育的,主要是这些人,他们便必须和父母划清界线,必须对父母采取一种批判态度,当时的荒唐政治才允许他生存。
   “文革”运动更把造父母的反推向了极限。不仅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要背叛父母,连所谓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出身的,也要重新站队,“站到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队伍中来”。如果不是“造反派”,那就是亲爹亲娘,也得斗争,也得批判。七斗八斗,斗得父子母女之间都伤了感情。
   1976年宣布“文革”运动结束,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观念,父母儿女之间的感情和传统美德,并不是宣布“文革”运动结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更何况,“文革”结束以来,我们还没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进行过全社会规模的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以致个别“文革”中成长的中年人还认为孝敬父母是“封建流毒”,他们对自己的父母采取不孝不敬的态度,他们的下一代自然效法,对他们也采取不孝不敬的态度。
   家庭原因则是相当多的父母对子女只养不教。他们觉得父母的责任就是供孩子吃、喝、穿、住,把孩子养大就行,至于教育孩子,那是学校和社会的事。
   中国父母在养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气、脑筋,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流的。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更是拼命地在养孩子上搞攀比。你让孩子吃娃哈哈,我给孩子喝太阳神,有的甚至给十来岁的孩子吃什么鳖精!穿着方面,有的家长也傻乎乎地比着让孩子穿名牌鞋,穿上千元的名牌衬衣,几千元的名牌皮外套。有的孩子到了十五六岁,还把衬衣甚至脏袜子都扔给家长洗,不少家长还乐此不疲,觉得那是爱孩子。似乎给孩子吃名牌,穿名牌,就能培养出名牌孩子了。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要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
   他们的爱,只停留在养的阶段。这些自以为是的爱,用有的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妈妈只关心我吃穿的那种爱,让我受不了,让我感觉发腻。好像我到世界上就是一种来吃穿的动物一样。”
   孩子说的没错。只注重养,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那跟养一只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真没什么区别。孩子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本领,高尚的人格,这些人生最必要的东西,他们还要向别人学。学到手的孩子,当然尊重那些教给他最必要的东西的人。没学到手的孩子呢,则往往在社会上吃尽苦头,难以自立。回过头来,自然要埋怨他们的父母。
   向华忘记了需要尊敬妈妈的根源,在于妈妈忘记了在养向华的同时需要教育她。家长如果从她五六岁的时候开始,便把教看得重于养,教育她自立自强,让她认识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必须首先从尊重、孝敬父母和长辈做起。教育10年,决不会是今天的局面。
   孩子有时做得不对,客家人往往斥责为“少教”;北方有人骂别人的孩子很刻薄:“没有爹娘教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重要。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
   向华16岁了。16岁,正是人生最关键的年龄,是思想感情和心理素质最容易变化的年龄。向华并不是不尊敬母亲,她只是忽视了母亲还需要人尊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有一种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孩子都把父母往后排,以不尊敬父母,以把父母称为“老爸”“老妈”为潇洒,为时尚,向华怕自己若把父母亲排在前面,同学们会笑话自己太传统,太守旧,太不跟潮流。
   对向华这样的孩子,稍加教育引导,多让她看一些伟人和杰出人物的传记,她很容易就能从浮躁浅薄的风气中解脱出来,学会深沉理智地思考问题,真诚地把尊敬父母当作人生的一种美德。
   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
   初二女生陈晓艳的母亲最近很伤心。她每天起早贪黑照顾晓艳,给她做饭,给她洗衣,可她却不喜欢听您的话,最近她竟跟姥姥说:“我最不喜欢妈妈!”
   起早贪黑地给孩子服务这么多年,孩子上了中学,长大了,懂事了,却换来这么一句话,刚一听,的确是挺让人伤心的。
我想,做家长的别把注意力放在伤心上,想办法把自己的注意力用在分析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原因上,心情就会好一些。
1996年4月17日河南《教育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标题是《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文章写道:
   日前,常州市妇联对家有读书郎的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有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而80%以上的家长则表示“唯父母是从、听话的才是好孩子”。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千家万户共同关心的话题。面对“你所关心的家庭大事是什么”这个问题,近90%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女教育”。然而在面对教育期望、最喜欢的人是谁以及对待学习与劳动的态度等问题时,家长和孩子的看法则往往不一致。
   我觉得这些孩子决不是全盘否定家长,而只是不喜欢家长的某些教育方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