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家长会结束了,各位家长来去匆匆,我们并未真正地进行深入交流,还好我们有这么一个互相探讨的渠道。本周我们进行了数学对抗赛,除去班级的前、后十名后,咱们班的均分是最差的,这说明班内的两极分化已经非常厉害了,真诚的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出谋划策,与“山鹰”一班共度难关,让我们的孩子重新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荣耀。
近来,学校要进行英语对抗赛,所以我要求每位学生把上学期的英语课本拿来,把每一个单词写熟了,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英语成绩,让孩子们宏远的梦想三年后不是梦。
如果孩子的英语和数学的确很不好,并且孩子有很多的潜力,我建议家长在暑假不妨请个正儿八经的老师来进行辅导。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孩子美好的明天,谢谢你们!、
初一(1)班班主任:牟善鑫
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
学习怎样去爱
“每当我打开放着许许多多父母来信的文件夹时,我觉得好像触摸到了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张张信纸都诉说着父母们遇到的痛苦和悲伤。我读着读着心里充满了别人的痛苦。不,不是别人的痛苦。如果对一张张的信纸无动于衷,如果不设法帮助来信的每一个人,那么又有谁来帮助呢?”
这从心底流出来的充满感情的语言,是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开篇的话。作为原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著被誉为“教育的百科全书”,是“活的教育学”。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真知灼见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家长教育学》也成为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担任中学校长并兼任语文教学,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一刻也没有脱离教育第一线。他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教育难题之一是:“我们都忘记了这样的问题:每个人作为人而生下来,但还不成为人,而必须把他培养成人。如何使人这种动物学会思考、观察、理解和追求人类幸福的源泉?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远非所有的人都愿意用劳动去挖掘幸福之井,并从中发现新的幸福与源泉。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要教导他们要为其他人去发现幸福的源泉;可是,到目前为止在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开设这样的科目。”
于是,拥有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开始了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他首先把离异家庭的孩子作为自己研究家庭教育的起点——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了两百个年轻家庭离异的案例。他发现,其中有一百八十九个离婚案件的原因是由于彼此不善于了解对方。“这些年轻男女对于相互之间应该善于培植复杂、微妙的感情一事一无所知,而这恰恰是婚后生活所必需的。”但是,这些年轻人在婚前却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任何教育,于是,不幸的家庭便糊里糊涂地诞生了,然后是生孩子,然后是离婚……父母和孩子的不幸由此产生,家庭教育的不幸也由此产生。
所以,在《家长教育学》里,苏霍姆林斯首先告诉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小时候起就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教父母如何做父母——这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首先包括教孩子怎样做未来的父母。
教育者要在少男少女谈情说爱之前就教会他们如何去爱——苏霍姆林斯的这个观点即使放到今天,可能也是惊世骇俗的。他说:“我们年纪较长的一代应该学会跟儿童们、少年们谈论这种伟大美好的人类感情——爱情、结婚、生孩子、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情;在我们未学会谈论、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是不会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纯洁的心灵和情感的。无知识、无礼貌的环境,早晚会变成孩子的眼泪和愁苦。”
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观点是基于对这一现实的忧虑:“不善于做丈夫和妻子的人,一旦成了年轻的父母,常常表现得像孩子似的无能力、无经验和束手无策;应当帮助他们,但很遗憾,就像帮助小孩子一样费力。当这些大孩子生小孩子的时候,更大的愁苦来临了,这对社会、对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不幸,因为按道德和精神发育水平来说,自己还是孩子的人又生了孩子。”
他决定在他的学校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具体做法是直接给学生开设相关的课程。比如,他为他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家庭、结婚、爱情、孩子》,教导他们对于将来的结婚、过家庭生活应该如何从道德上做好准备。他特别要求他的教师无论如何也要克服困难把这一门课程讲授好。“因为这一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并不次于数学、物理、化学,甚至是最重要的。你想想看,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丈夫或妻子。”
学习怎样做父母
在今天的中国,谈到家庭教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怎么给父母提供一些教子“良方”,而且希望这些“良方”大多都是关于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的;而忽视了“怎样做父母”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
任
老师。”但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而忽视了家长自身的素质。
我从事中学教育已经20年,我从来都认为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其父母的作品。我曾教过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叫叶诚,他不但学习勤奋,成绩拔尖,而且思想纯正,为人朴实,对同学特别善良。有一次我去家访,他母亲给我说了很多叶诚在家孝顺父母和爷爷奶奶的事,他母亲说:“我为我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而自豪。”
碰巧的是,有一次叶诚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为我的爸爸妈妈而自豪》,文中写道:“本来我们家的住房条件是不错的,妈妈单位分的房子很宽很宽。但我们一直住在几十平米的旧房子里,因为妈妈说,爷爷奶奶身体不好,而他们又不愿搬家,和他们住在一起好照顾他们。”
从这里,我找到了叶诚为什么如此孝顺的原因。我还有一位叫钟楠的女生,学习自觉性特别强,有着一般女孩子没有的毅力。奇怪的是她的爸爸妈妈很少管她。我去家访时,跟她父亲谈起这事,他父亲说:“我的科研所任务特别多,我的确没有多少时间具体管孩子。但我认为我时时刻刻都在管孩子,这就是用自己的勤勉给孩子以感染。当女儿看到深夜的我还在伏案疾书时,她会明白,勤奋才是生活真正的内容。
对这样的家长来说,作为家庭教育首先不是“说”,而是“做”。如果说叶诚和钟楠是优秀学生的话,那么首先因为他们的家长是合格的家长。家长的人格对孩子无形的感染,这是家庭教育的上乘境界。
遗憾的是,我们许多为自己孩子头疼因而四处寻找良方的家长,往往自己却不会做家长。这样的家长几乎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而且远非个别。我常常面对街头那些痞气十足的少年叹息——不是叹息这些可怜的孩子,而是叹息他们的父母。长期与后进生打交道的经历告诉我,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连做人的基本素养都成问题,却成了孩子的“第一
任
老师”。
如果要彻底转变这些孩子,必须同时转变他们的家长,然而要转变已经成人的的家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教育的遗憾乃至悲剧就产生了。而更大的遗憾和潜在的悲剧还在于,这些不良少年再过十多年又将为人父母!
在谈到教育的使命时,我们往往说的比较多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人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苏霍姆林斯基则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还应该为未来造就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家长”。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家庭教育理论中,不仅仅关注今天的父母如何做父母,而且更关注明天的父母如何做父母;同时,他又把良好的道德作为父母素质的核心。我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什么是父亲母亲的道德准备呢?人的本质在人的天职中揭示得最清楚:人要对别人负责。”顺便说一下,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就是这样优秀的家长——其中,奥莉佳成了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是享誉国际的教育专家——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最直接的杰作。
套用一句当代中国的习惯语:提高父母的素质,“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义务感,让孩子懂得为别人负责——这既是为了今天的孩子,也是为了明天的父母,最终也是为了明天的孩子。
很少有人会想到,应该在一个人的少年时代就让他具备将来做父母的义务感和素质,这是一般家庭教育中的盲点。苏霍姆林斯基却将它鲜明地提了出来,他由此抓住了家庭教育的源头,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富有远见的英明之处也正在这里。
营造互相“爱恋”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的亲情是最好家教。
“不要让家庭成为夫妻打骂的战场!”这是我经常在家长会给家长的忠告。
这种情形不知有多少次了,我在办公室听某位学生流泪的母亲诉说“没有良心的他”如何如何抛弃了自己,或听某位学生的父亲激动万分地控诉“不要脸的她”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几乎每一次这样的控诉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但说实话,每当这个时候,占据我心灵的首先不是对这些“不幸”家长的同情,而是对他们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学生的担心:在这样充满仇恨的家庭,我很难设想孩子的心灵会充满爱的阳光。我毫不怀疑,即使那些夫妻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对孩子的爱依然没有半点改变;但是,由于父母之间的仇恨,孩子心中爱的情感幼芽已经开始失去水分和土壤了,孩子明媚的精神世界正渐渐变得暗淡。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极为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自以为依然“爱”着孩子的夫妻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苏霍姆林斯基把夫妻之间的感情不仅仅看成是两个人之间的爱,他把这种爱同时看成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家庭就爱教育。他认为“夫妻之间的爱情、信任、相互的忠诚和帮助,这是向父母之树提供营养的根须”。在《家长教育学》中,他这样写道:“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即精神力量的奉献。我们用美好的爱(用母亲对父亲的爱和父亲对母亲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的信任来塑造人。健康的孩子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在那里母亲和父亲真正相亲相爱,同时并热爱和尊敬别人。我一眼能认出这种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热烈地、忠诚地、相依为命地相亲相爱着。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事物能敏感(即对善良的言辞和美好的事物)。”他特别对男人提出:“要记住,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真心喜爱自己的妻子。……好的丈夫会给自己的家庭创造幸福,于是这种爱情就如同太阳的温暖和光辉照耀着盛开的玫瑰花,这种爱情将变成你孩子的精神珍品。”
但是,这里所说的“相亲相爱”绝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海誓山盟般的语言,而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些行为“细节”。苏霍姆林斯基曾向他的学生家长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的外科医生,每天早晨都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他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到花园里摘一枝鲜花,然后回到卧室插进妻子床边小桌子上的花瓶里。数十年里,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每天早晨都是如此。为此,他甚至盖了一个专门养花的小温室,以保证一年四季的每一个早晨他都能够采摘鲜花献给妻子。在这过程中,他们的六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而且长大的孩子在破晓时一起与父亲做同样的事。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妻子床边小花瓶里的花由一枝变成了两枝,之后是三枝、四枝、五枝、六枝、七枝!终于有一天,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去世了,但每天早上他妻子床边的花瓶里任然是七枝鲜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在给年迈的母亲献上鲜花的同时,还要代替父亲献上鲜花……苏霍姆林斯基总结道:“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谁的童年被爱的阳光照耀着,那他就会互相创造幸福,就会对父母的语言、对他们善良的心意、对他们的劝告和赠言、对他们的温存和警告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每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叙述的这个故事,我都非常感动。的确,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且同时又是一种教育。这是一个很朴实但也最容易被人忽视和遗忘的道理。
离异父母也要让孩子有完整的爱。
我也讲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这个发生在我教过的一位学生W家里。W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而且卓有成就的某装饰公司的总经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成功人士”。但在和我交谈时,他一点都没有成功感,他说他的儿子太不争气。“为了他,我什么都献出了。8年前,我和她父亲离了婚,因为几年无休止的吵架甚至打架,已经使我和他再难以凑合下去了。因为带着儿子,我至今没有再婚,也不想再婚了。我业务太忙,但为了儿子我每天晚上都一定要回来,守着他完成功课。每天早晨都是我用车送她去学校。我还专门为他雇了一个保姆,中午给他做饭,照顾他午休,也帮他洗衣服。刚离婚后那段时间,他爸爸常来看他,有时带他出去玩。我很担心他跟他爸学坏,因为他爸实在不是个东西!所以后来我不让他爸来看他,不准儿子和他爸来往。我经常对儿子说,妈妈对你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你这一辈子千万不要像你爸!”这位“女强人”在给我说这些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显然是伤心到了极点。她不仅仅是为她那“实在不是个好东西”的前夫伤心,也为他的儿子伤心——W不但成绩很差,而且表现也很不好,与同学相处极端自私而且自傲,有时甚至很蛮横。说实话,对这样的家长,除了不痛不痒地说几句客套的安慰话,我实在无言以对。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几年无休止的吵架甚至是打架”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情感世界。更可怕的是母亲竟然毫不掩饰地向儿子灌输对其父亲的仇恨,而仇恨只能繁衍仇恨!尽管这位母亲为自己的儿子创造了极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孩子“爱”的精神原野却是一片荒芜!
我现在还没有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父母离异以及由此对孩子教育产生何种影响的论述。但他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的这一思想启发了我,即使是夫妻离异,也不应该给孩子的心灵播种仇恨的种子。我并不是主张哪怕夫妻感情已经荡然无存了,为了孩子也要凑合过下去。不,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因此结束这不道德的婚姻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夫妻之间的感情破裂乃至婚姻破裂,绝不能“扩大化”为孩子和自己的父亲母亲的亲情断裂!即使夫妻双方已经离婚,也最好应该保持真诚的朋友关系,而且更应该让孩子和父母双方永远保持和谐的亲情。
我还教过一个叫Y的高二学生,他的父母也是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异了。但在Y的身上,我看不到类似孩子常常表现出来的伤痕。他淳朴、开朗、热情,富有进取精神和爱心。他高一时曾写过一篇作文《我爱妈妈,也爱爸爸》:“从我5岁起,我爸爸和妈妈就离婚了。虽然我一直跟着妈妈生活,但我觉得爸爸从未离开过我。因为他每个周末都要来看我,而且我们经常通电话。妈妈也常对我说妈妈和爸爸分开生活是因为我们的性格差异太大。但我们都很爱你,因为都爱你,所以我和你爸爸仍然是好朋友,而且永远都会是好朋友!”的确是这样,每个星期天爸爸来看我时,妈妈都向接待他的其他好朋友一样接待他,都要留他吃饭。我十岁那年,妈妈给我找了一个新爸爸,新爸爸也很爱我。但即使这样,我的亲爸爸依然每周都来看我。而每当我爸爸来看我的时候就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我的妈妈、爸爸,还有我的新爸爸,都像好朋友一样开心。我也感到幸福,正如妈妈有一次对我说的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爱你的人真多啊!”
这使我再一次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善于创造家庭生活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互相爱恋,这也就是说要在家庭中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Y的父母即使离婚了,也表现了一种非爱情却同样真诚的爱的境界,并且尽量营造出这种爱的气氛——Y的父母能够这样,更何况我们大多数夫妻关系稳定的家庭呢?
观察: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
父母都希望孩子富有智慧。
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颗富有智慧的大脑,这是从古至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对此,苏霍姆林斯基予以充分的理解:“是的,这是永恒的真理,因为人类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能在新的一代人里再现自己,在更高的基础上再现自己,把自己孩子的智慧、道德、美学发展,提高到比起我们做父母的来应是更高的阶段。”
他对父母在孩子智慧发育中的作用更是予以高度的评价:“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孩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尊敬的年轻家长们要记住,你孩子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全部取决于你。记住,创造人,这不只是简单的生物行为就能完成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认清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其中包括在孩子身上再现自己。”
尤其在今天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希望孩子聪明这个愿望格外强烈。于是,“早期开发儿童智慧”成了中国家长们最自觉也最热门的自学和实践的过程。然而,相当多的父母往往着眼于具体技能的早期训练:学琴、学画、学棋、学书法……另外,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家长们往往更多的是引导孩子从书本中网络中获取知识——早期识字、背诵唐诗宋词、“计算机从娃娃抓起” ……不能说这些早期开发连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按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看,这些开发都没有抓住智力开发的关键。因为孩子拥有了某种技能,却并不一定同时拥有了某种智慧:孩子也许能够把齐白石的虾模仿的栩栩如生,但对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的区别可能浑然不知;孩子也许能够把贝多芬的《给爱丽丝》演奏的炉火纯青,但对森林中的鸟鸣却无动于衷……
智慧源于思考,思考始于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关键在于“要教给孩子思考”!他认为智慧源于思考,而思考则从观察开始。
观察在孩子智慧发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个常识几乎被所有家长遗忘。我曾在一篇题为《阅读大自然》中揭示了一种畸形而可怕的教育现实:“当孩子们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时,或者能够在小小年纪就取得钢琴、小提琴以及其他什么乐器的十级证书时,或者能够一口气背出圆周率后多少多少位小数时,或者能够在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比赛中拿回金牌时……而他们作为人的某些功能可能正在退化——据有关专家调查,现在相当多的城市孩子不知道什么是东南西北,晚上看不见远处的东西,也听不到远处的声音,不会和别人一起玩。专家们指出孩子们没有自然空间的生存体验,当然也就不会产生识别方向、远处声音听取的需求。这就如同在动物园长大的野生动物一样,失去了自然的生存条件,就会失去很多天性和能力。”因此,今天我们重温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应教给孩子以“观察——思考”能力的家庭教育思想,便拥有了特别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因为现在相当多的家长注重孩子读书却忽略了让孩子的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的智力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周围的环境孩子在其中迈出认识世界的最初步伐。”也就是说,他认为是孩子对自然环境的直接观察而不是书本将首先决定孩子的智慧。这使我想起培根说过的话:“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于书中,而在于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达尔文也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别人之上。”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观察”,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他这样告诫年轻的父母们:“从孩子一开始有意识的生活起,父母就应该注意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其目的是使孩子学会观察事物。能善于发现、善于观察那些一眼看不出有什么特点的事物,形象点说,因为在印象上生有思考的翅膀。智慧、思考、思维的来源存在于周围的世界中,存在与人们所见、所认识的现象中,这些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几万年前,在我们古代祖先的意识中,之所以烧起了第一颗思考的火花,一定是在他们看见了奇怪而又不可理解的现象,但他们一定在想里面这种本质的时候。
怎同样训练孩子观察
其实,孩子本身就有观察的天性——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使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寻的光芒。遗憾的是,我们有的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生活中常常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观察的天性。我的一个学生曾向我说起了这样一件事: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强迫他练小提琴,但他却特别喜欢各种昆虫。有一天,他捉回一只螳螂,装在大瓶子里,想把它喂养起来。最初他父亲虽不太高兴,也没有说什么,可几天过去了,父亲常常看到他对着大瓶子发呆,一看就是很长时间,便开始骂儿子“不做正事”耽误了练琴,再后来干脆趁儿子上学时把那个大瓶子扔了!“从此,对一切生物我都没有兴趣!甚至现在我连生物课都不想上。”
在追忆完这段往事后,这个学生这样对我说道。我想:他当时对昆虫的爱好也许是开始昆虫学研究的第一步,而他的父亲也许毁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明智的家长应该明白,眼睛是孩子心灵的窗口,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门户,因为观察不仅仅是看,而且还能伴随着思考——是用眼睛思考。家长们要和孩子一起养成观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对一位和孩子在森林里散步的家长说道:“你带着四岁的小儿子去散步,这里有树林,树林后面有小树:松树、柏树、杨树。小儿子自己没有看出在老树林与人工栽培的小树林之间有什么区别。应该培养求知欲,要教给孩子观察。你告诉儿子:‘看这些高树,再看看这些小树,怎么区别老树和小树?’小儿子没有马上区别出它们,但是,他用心仔细观察,就看出来了。此时,在他眼睛中迸发出高兴的火花:‘在老树林里的树行不整齐,而在小树林中,树行多整齐呀!’”其实,不仅仅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大自然和社会的任何图形、色彩、声音及其变化,都能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利用这种好奇心,和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无论是在郊外田野还是在都市大街,无论是在百货商场还是在农贸集市,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提问,家长应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并且引导孩子做更深入细致的观察。简单粗暴的斥责不但会挫伤孩子的观察兴趣,还将影响其智力发展。
当然,家长们最好是有计划地训练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每次外出参观、旅游,都应在观察的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平时在家,家长也可以利用家庭日用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比如炊具、餐具、家具等物品的种类、大小、形状、图案、色彩、用途等等,都可以叫孩子仔细看看,认真想想。长期养成习惯,孩子的观察能力必定会大大增强。
另外,要求孩子在观察时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既用眼看,又用鼻闻、用耳听、用手摸,同时又用脑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观察效果,更能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提高。比如,如果带孩子去野外郊游,就可以叫孩子带上钢笔和笔记本。在郊游过程中,引导孩子细心捕捉春天野外的十种色彩、十种声音、十种气息……回家后,根据观察写一篇作文。
让我用苏霍姆林斯基对父母们的忠告作为本文的结束:“在你孩子面前,周围世界展现的事物越多,那么他所看见的,但又不理解的、莫名奇妙的东西也越多。为什么夏季太阳在天空中高高悬起,在冬季反而低垂?为什么在高大的柞树上上长着小小的柞实而在细藤上结出那么大的西瓜和南瓜?为什么会闪电和打雷?为什么在冬季里有些鸟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而有些鸟儿又留在我们这里过冬?成千上万的这样的问题,你的孩子在大自然旅行的不同时刻都会提出。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亮,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慧,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